行业动态
您的当前位置是: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乐鱼平台·海南兴海:“农”墨重彩绘就乡村振兴新“丰”景发布时间:2024-05-19 02:59:15 | 来源:乐鱼华体会 作者:乐鱼官网app下载

  一年来,海南藏族自治州兴海县始终强化党建引领,带领全县各族干部群众,认真落实“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紧扣“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主线,压实工作责任,持续强化措施,坚持创新、绿色发展,全面完整准确落实新发展理念,立足资源禀赋,全面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下齐心,扎实抓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切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县各项工作成效显著、亮点频现,一幅农村美、农业强、农民富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兴海大地上徐徐展开。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是时间的标尺,也是发展的刻度,清晰地记录着兴海县追赶超越、攻坚克难、高质量发展的每一个瞬间。

  岁末年初,兴海大地一派生机勃勃、绿意盎然的景象,清洁能源、“五优产业”、村集体经济处处都是“希望的田野”,释放着乡村振兴的新动能。

  为了积极响应国家关于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政策要求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坚持把清洁能源开发利用作为转方式、调结构、保生态、促发展的重要举措,全力推进总投资2.47亿元的清洁供暖示范县项目建设,完成县城及各乡镇集中清洁供暖改造任务,全面保障兴海县城北区、南区、乡镇清洁供暖改造项目按时建成投运,积极构建绿色、节约、高效、协调、适用、安全的清洁取暖体系。2023年投入6000万元用于兴海全县清洁供暖改造,高质量完成供暖改造面积101.16万平米,惠及群众达3.6万人,成功打造了清洁能源供暖“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典范,奋力让全县人民过上“绿色暖冬”。

  紧紧围绕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建设产业“四地”战略目标,认真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立足县域内丰富的光伏资源能源优势,大力发展光伏能源“上光下养”“光畜互补”的新发展模式,紧紧抓住国家实施第一批“沙、戈、荒”重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项目的有利时机,通过积极衔接沟通援建央企大唐集团青海分公司,充分利用河卡镇红旗村1.4万亩草地及优质太阳能资源,推进大唐兴海大基地50万千瓦伏光伏建设项目一次性并网成功,项目投运后每年可为电网提供清洁电能约10亿千瓦时,节约煤32.87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98.87万吨,对节能减排、环境保护起到了积极作用,推动了经济绿色低碳发展。同时,在原天然草场的基础上,对无植被覆盖区域进行人工种草,增加每亩产草量,不仅构建了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生态经济体系,还实现了舍饲半舍饲高效养殖与光伏生态修复“双赢”目标,并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成为新的工业增长极。

  兴海县河卡镇针对村集体经济产业发展“小而散”,市场竞争力和抵御风险能力不足的现状,镇党委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通过将所辖10个村“跨村联建”,组建产业发展协会,有效利用得天独厚的产业发展优势,对现有“五优产业”牦牛、藏羊、青稞、油菜、饲草料等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形成“握指成拳”的放大效应,切实解决了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和短板。目前,产业协会先行先试,立足自身优势,成立兴海腾云饲料加工销售有限公司。期间,镇党委、政府多方筹措资金400万元,建成占地50亩、储草能力和饲料颗粒日加工量分别达1000吨、35吨左右的饲草料加工基地。自营运以来,年销售额达到300万元、纯利润达到90万元,使全镇产业“抱团发展”开局良好,实现开门红。党支部抱团。在产业发展协会成立之前,镇党委通过深入广泛调研,统一了思想、明确了方向、达成了一致。期间,各村党支部从村集体经济收入中支出7万元投入协会,“两委”班子成员全部加入协会,得到群众大力支持,与村“两委”签订购销合同,让产业协会拿到大额订单,达到合作共赢的目的。同时,各村党支部积极参与到产业协会的管理和监督当中,协调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各类问题,提高党组织服务发展能力。合作社抱团。立足全镇现有62家农牧业专业合作社、101家家庭牧场的优势,积极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农牧户”产业化运营模式,把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家庭牧场作为“骨干”纳入全镇产业“抱团发展”总盘子。同时,镇党委通过建设“会客室”,召开交流会等形式为合作社提供平台,促进各合作社之间的交流、交往、合作,实现整体与个体融合发展的“双赢”目标。党员抱团。动员399名党员入股合作社、家庭牧场,其中49名党员领办、创办合作社和企业,协会中的理事长、监事长、公司负责人均为党员,在谋划村级产业、集体经济发展等重点工作中发挥了中坚力量和先锋模范作用。农牧户抱团。全镇5477名群众入股合作社、家庭牧场,镇党委、政府将协会作为“轴心”,通过走访动员、资金及产量保底等形式,把分散的农牧户聚集起来,帮助群众算好入社前后账,形成多元联动的产业经营发展模式,调动了群众参与产业发展的积极性。期间,通过以草场(耕地)经营权入股、种养殖等方式与协会合作,结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实现农牧民持续稳定增收。

  全面贯彻落实基层党建“六个一”工作要求,坚持“四下基层”,深入乡镇村社一线通过广泛调研,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重要抓手,立足资源禀赋、区位条件、产业优势,加大政策扶持,整合项目资金,盘活集体资产,在巩固去年全县所有村集体经济收益突破10万元基础上,以务实管用的举措着力解决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党建引领推动乡村振兴、平安建设等方面堵点难点问题,打造安多民俗社区“七融工程”党建样板、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村集体经济在去年突破10万元、村均30.4万元的基础上,聚力壮大实现村均54.3万元,同比增长78.6%,持续向“创五冲百”目标奋斗,为基层党组织发挥功能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有效针对发现识别返贫致贫人口不到位、监测方案制定照搬照抄、人员监测长期固化、监测程序流于形式、帮扶措施单一粗放等问题,及时总结脱贫攻坚经验,创新制定以“五种监测信息收集渠道、十项监测措施、两大兜底帮扶政策体系”为主要内容的“5+10+2”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进一步畅通监测渠道,细化工作程序,强化成效检验,实现信息收集宽领域、监测帮扶无死角、兜底政策全覆盖。其中,畅通五种监测信息收集渠道,全力保障人员范围和确定程序精准合理。做好十项监测措施,针对边缘户底数不清、情况不明、长期静态管理等问题,扎实做好事前预防和事后帮扶结合文章。完善两大兜底帮扶政策体系,针对监测对象不精准、监测范围不全面、监测程序不到位等问题,不断强化抵御风险和能力提升政策保障,守牢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美丽宜居,风景不仅在绿水青山中,也在焕然一新的人居环境中,还在文明乡风、良好家风和淳朴民风中。

  从城镇到乡村,平安建设,一头连接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一头连着高质量发展。一年来,平安建设一步一个脚印,铿锵有力,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心中,成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的生动写照。

  这其中,村规民约(居民公约)是村(社区)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行为规范,也是引导群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更是健全和创组织领导下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社会治理机制的重要载体。

  2022年,在青海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守法普法协调小组、青海省委组织部、青海省民政厅等五部门联合开展了全省优秀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征集评选活动,评选出优秀村规民约(居民公约)11篇,兴海县子科滩镇日干村村规民约添列其中。

  兴海县子科滩镇日干村强化党建引领,以村规民约为抓手,坚持以农牧民为主体,听民声、汇、聚民心,有效发挥村规民约在加强基层治理、推动移风易俗、引领文明乡风中的积极作用,促进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不断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实现了村容村貌换新颜、文明新风满乡村。党建引领“听”取民心立良俗。在制定和完善村规民约中,按照“党委主导、村级主办、群众主体”的原则,采取“支部牵头、党员带头、代表参与、村民审议”的方式,由村“两委”牵头,深入挖掘和找准民族地区传统文化与基层治理的结合点,组织村干部、党员、“两代表一委员”深入群众了解,向牧民搜集乡村善治的“金点子”,发挥群众的参与权和决策权,把准方向,突出,结合实际,将婚丧嫁娶、邻里融洽、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弘扬正气等文明行为作为具体规范、共同追求和价值引领,让群众在基层自治中“唱主角”。法治为纲“规”出治理新成效。紧紧围绕乡村治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农牧民合理诉求、意见建议,将合法合规的、实用的及时吸纳进村规民约中,厚植村规民约基础,县镇村层层把关,严格按照征集、拟定草案、提请审核、审议表决、备案公布的程序形成“与时俱进、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发展”的村规民约,让村规民约 “小宪法”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乡风文明的助推器,治理有效的活化剂。管用为上“约”出文明好村风。为实现村规民约见行见效,将藏汉双语版村规民约以“线上传播+线下宣讲”方式进行广泛宣传,让村民广泛知晓、了解其内涵与意义。以“正向激励+反向约束”开展评优评先和警示教育活动,不断提升村规民约的激励性和约束力,为群众树起文明风向标。以“问题导向+共同参与”将村务管理由“为民做主”变成了“由民做主”,让村民自觉遵守村里的“软”约束,填补了德治与法治之间的“真空带”,也约出了文明乡风的新气象,开启了乡村治理新模式。

  兴海县子科滩镇日干村将村规民约作为基层自治有效载体,融“村规民约”到“农村牧区治理”实践之中,以党组织领导为前提,以农牧民选择为基础,坚持合法合规、注重立约,把农牧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功转化为农村牧区治理焕发光彩的内生动力,以牧民之手托举美好乡村新生活,是举牧民之力加快农村牧区现代化的生动实践。

  按照“突出党建引领、彰显以人为本、聚焦社情、强化法治保障、坚持统筹兼顾”基本原则,紧盯百姓焦点、找准问题痛点、解决治理难点,大手笔谋划、小切口治理,着力打造体现兴海特色、凸显时代特征、遵循治理规律、满足人民需求的以平安联创、工作联动、问题联治为切入点,以自治、法治、德治为方式手段,以突出进城农牧民服务管理、突出社会治安管理、突出社会风险防控为工作重点的“三联三治三突出”基层社会治理兴海模式,不断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和基层治理创新,助力新时代平安兴海建设再上新台阶。

  同时,面对复杂多样的社会矛盾和群众诉求,认真聚焦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按照“1+5+3”的模式把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打造成了集信访接待、矛盾化解、诉讼服务、法律服务、网格化管理、政务服务、行政复议、治安调度、综合研判、公共安全视频、远程会议等功能为一体的为民服务“平安超市”,有效实现了县乡村纵向贯通,部门之间横向联动,搭建了“一体化”“多元化”服务平台,通过不断地向群众提供高品质低成本的‘平安产品’,切实提升群众的‘平安指数’。

  百尺竿头扶摇上,千帆竞发勇者胜。乡村振兴的梦想正在脚踏实地的探索与实践中一步步成为现实。兴海大地正在党的光辉照耀下不断释放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所蕴含的能量和伟力。


乐鱼平台 上一篇:煤炭工业()_ 下一篇:绿色高速“加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