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中心
您的当前位置是:首页 > 业务中心

乐鱼平台·开发新能源的好处十篇发布时间:2024-04-08 | 来源:乐鱼华体会 作者:乐鱼官网app下载

  为加强农村清洁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力度,推进农村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的发展,促进农村生态文明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杭州农村能源建设结合城乡统筹发展和低碳试点城市、新型城镇化、美丽乡村、三江两岸建设等中心工作,以农村清洁可再生能源利用工程综合示范乡镇项目建设为抓手,在增加清洁能源供给、减少环境污染、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全市计划在“十二五”期间打造农村清洁可再生能源利用工程综合示范乡镇项目50个,至2015年底全市农村清洁能源利用率达到80%以上。目前,已经完成20个综合示范乡镇项目的建设任务,取得了明显成效,项目所在乡镇可再生能源利用户率由原来的67.8%提高到78.9%。新增年节能折合标煤7179t,减排二氧化碳18665t。

  一是拓宽了太阳能利用与节能产品的应用范围。实际推广太阳能热水器利用户19192户、集热面积38384m2,推广太阳能集中供热工程13处、集热面积3750m2,新装太阳能杀虫灯332盏,新装各类太阳能路灯、庭院灯、草坪灯1636盏;新装LED路灯436盏及各类节能灯5000多盏,完成对130家农村炒货企业的节能改造。

  二是加大了沼气综合开发利用的力度。新建户用沼气池1257户、总池容9760m3;新建沼气利用工程25处、池容4490m3、发展沼气集中供气农户170户。积极推广了以沼气工程为纽带的种养结合型和农业副产物多级循环利用的再生利用型模式,加快了沼液、沼渣输配送、有机肥深加工、沼气自用及发电并网体系等三沼综合利用设施建设,使沼气建设逐渐向解决农村生活用能,同时又发挥生态功能等综合利用方向发展。

  三是促进了农林生物质资源的开发利用。改建年处理山核桃壳、菌棒1000t,年产500t机制炭项目1个,新建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项目2处,年处理农林废弃物5.5万t,增加了农民收入,保护了生态环境。

  四是探索了浅层地热能在设施农业中的示范应用。在粮种培育、苗木生产等现代设施农业基地,新建地源热泵机组99套,应用面积已达2万m2,替代了原有的常规能源,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

  五是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改建提升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101处11503m3,新建农村生活垃圾生态处理项目5处。使农村环境基础设施逐步完善,面源污染初步控制,生态恢复与治理成效明显。

  围绕省“811”环境污染整治行动,以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排泄物治理和资源化利用为重点,按照“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的治理原则,积极推广“能源生态型”、“能源环保型”、“综合利用型”等不同农村能源生态农业模式,至2012年底,全市已累计推广沼气工程742处,沼气池容积11.19万m3,形成年处理养殖污水456.41万t,年产沼气873.78万m3,折合标煤0.63万t。

  一是发展了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循环农业产业。以畜禽养殖场能源环境工程为纽带,沼气、沼液、沼渣等“三沼”进行综合利用,实现了沼气发电、农业生产无害化,发展了无公害、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将畜牧业与种植业、水产养殖业、水利、旅游观光农业等相关产业紧密联系起来,推进了现代农业与循环经济紧密结合,延长了农业产业链,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促进了生态循环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是促进了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产业的技术发展。在相关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了农林废弃物致密成型、碳化、气化等工艺研究,并进行了产业化生产,目前生物质成型燃料已形成约5万t/年生产能力,产品深受市场欢迎,实现了农林业废弃物资源的再生增值,提高了农林作物的综合收益,为农民带来了新的收入来源,同时,保护了环境,为企业提供了优质清洁的能源,取得了良好的综合效益。

  近几年来,我市注重农村能源生态技术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垃圾减量化的推广应用,切实改善了农村的生态环境。截止到2012年底,全市已累计建设污水净化池总容积达34.2万m3,形成了年处理农村生产生活污水4185.27万t的能力,直接受益农户22.59万户。

  一是逐步完善生活污水处理模式。根据农村经济、地理、生活习性等不同情况,先后形成了适用不同建造条件,不同出水要求的“无动力厌氧生物处理”、“微动力厌氧+好氧生物处理”、“人工湿地处理”、“氧化塘+阿科蔓生态基处理”和“户用生活污水净化器”等5种技术模式,这些模式在“美丽乡村”、生态乡镇创建等新农村建设中被广泛应用。

  二是积极探索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新技术。从2010年开始,我们先后在富阳市洞桥镇等“六镇一乡”建设了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减量化处理工程,建立了生活垃圾运输、分拣、处理、综合利用体系,使项目地区农村生活垃圾基本实现了无害化、减量化处理,项目生产的有机垃圾肥达到了《城镇垃圾农用控制标准》,可以用于农业生产。

  一是结合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不断完善大中型沼气工程处理工艺,提出了从治理为主向资源化利用转变的多种技术路线。积极推广沼肥等有机肥,形成种植业(饲料)-养殖业(粪便)-沼气池(沼气、沼肥)-种养业(优质农产品)循环模式,将种植业与养殖业有机联结,实现了向资源循环利用型的生态农业转变。

  二是不断拓宽现代农业生产中可再生能源技术的推广应用。在水产养殖、养猪、鸡场育苗、花卉苗木上应用推广了地源热泵、太阳能集中供热系统,大力推广太阳能杀虫灯等绿色防控技术,减少了化肥、农药使用量,减轻环境污染,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

  我市农村能源生态建设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将重点围绕三个结合开展工作:一是结合城乡统筹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二是结合低碳城市试点和农村节能减排工作,推进农村社会经济的低碳发展。三是结合创建生态市和美丽杭州建设,改善城乡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到2015年,建成农村清洁可再生能源综合示范乡镇工程50个、完成低碳农村试点乡镇4个、农村清洁能源利用率达到80%。

  农林牧废弃物的开发利用前景良好,但也存在着收集成本高、生产企业的分布不合理等问题。我市应加强调研,摸清农林牧废弃物资源分布情况,提出合理的布局建议,引导民营企业有序开发,避免盲目投入。同时,要出台扶持政策,加大对废弃物开发利用产业化的补助力度,提高民营企业开发利用废弃物资源的积极性,并鼓励农民收集废弃物,改善农村环境,增加农民收入。

  随着农村能源技术的进步和现代农业的发展,农村能源生态建设与农业产业的结合越来越紧密。我市应加强农村能源新技术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应用,在现代农业园区和粮食功能区大力推广太阳能集中供热、太阳能杀虫灯、地源热泵等新产品,提高太阳能、地热能的利用水平,减少农业生产中的能耗成本,进一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建议出台相关的财政补助政策,引导和鼓励农业企业开发利用可再生清洁能源。

  我市应加强与科研院所和民营企业的合作,加大对沼肥综合利用、生物质固化、太阳能光电热等前沿技术攻关力度,增强农村能源生态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同时,要继续引进和吸收国内外农村能源开发利用最新技术、最新产品,并结合杭州实际,加以推广和示范。

  农村拥有更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和利用资源的有利条件。近几年,我市在不断拓展光热利用途径的同时,也开展了光电技术的试点推广工作,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目前中央、省、市相关部门对光伏产业的发展都有较好的政策。但由于管理部门条线较多,而且关注的重点是城市。因此,下一步我市应整合有关部门力量,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力度,积极推进光伏在农民生活、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国家《钢铁产业发展政策》,以科学发展观和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以建设钢铁强市为目标,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加快钢铁工业结构调整步伐和增长方式转变,依靠科技进步和科学管理,推行清洁生产和环境保护,促进钢铁生产所需各类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不断提高节能、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构建结构合理、资源节约、生产高效、环境清洁的钢铁生产体系,实现全市钢铁工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原则:坚持“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坚持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相结合,坚持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相结合,坚持重点示范与普遍推进相结合。

  (三)发展目标:在全市钢铁行业初步建立起物质循环、能源循环及废弃物再资源化的生产体系,全面推进节能、节水、降耗及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技术进步,在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及污染物排放指标等方面,生产规模100万吨以上的钢铁企业达到国内同类企业先进水平。具体目标是:

  1、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明显提高。到2007年和2010年,高炉入炉矿综合品位分别达到58%和60%,炼钢钢铁料消耗低于1085公斤/吨钢和1075公斤/吨钢,轧钢综合成材率分别达到97.5%以上和98.5%以上。

  2、能源消耗显著降低。到2007年和2010年,吨钢综合能耗分别降到680公斤标准煤以下和660公斤标准煤以下,高炉入炉焦比分别降到400公斤/吨铁以下和380公斤/吨铁以下,高炉喷煤比分别达到120公斤/吨铁以上和145公斤/吨铁以上(其中2000立方米以上高炉达到180公斤以上)。

  3、水资源利用取得突破。钢铁企业全部配套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到2007年和2010年,水循环利用率分别达到95%和98%,吨钢耗新水分别降到8立方米以下和6立方米以下。

  4、生产环境大幅度改善。到2010年,全市焦化、烧结、炼铁、炼钢、轧钢等排尘工序,全部配建除尘设施;高炉全部配建煤气回收设施;450立方米以上高炉全部安装压差发电设施;30吨以上转炉全部配建回收装置;钢铁冶炼渣综合利用率达到98%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达标率达到100%。

  钢铁工业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是,抓好钢铁生产中各类资源的小、中、大循环。“小循环”是在企业内部广泛应用节能、节水、节材工艺技术,优化工艺配置,建立紧凑、连续、循环、高效的钢铁生产流程,通过技术改造,加快淘汰落后工艺,形成节约型钢铁生产模式。“中循环”是以大型钢铁联合企业为核心,聚集相关配套产业,形成闭合型产业链条,使上游产业的废料、余能成为下游产业的原料和动力,实现各种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大循环”是对社会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旧物资进行回收和再利用,使钢铁厂成为社会大宗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中心。按照上述三个层次,全市钢铁工业主要从提高铁素资源利用效率、能源循环利用率、水循环利用率、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和环境保护等五个方面发展循环经济。

  (一)铁素资源循环。减少进入生产过程中的物质流量和废弃物的产生与排放,采取多用废钢和提高各生产环节金属收得率的措施,用较少的资源投入,生产出更多市场需要的高性能、高附加值钢铁产品。

  开展矿区深部和近找矿,做好低品位矿、难选矿和共伴生矿的开发利用;推广高效采矿、高效选矿及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提高金属收得率和精矿品位;搞好大型矿产资源保护性开采和综合利用。

  把烧结工序作为有效处理含铁废物的重要环节,将钢铁生产中产生的返矿、瓦斯灰、转炉尘泥、氧化铁皮等含氧废弃物,返回烧结工序循环利用;重点推广小球烧结、厚料层烧结和高碱度烧结矿技术,改善烧结矿质量,提高成品率。

  优化高炉炉料结构,提高入炉矿品位,减少渣量和金属损耗;推广采用铁水预处理、活性石灰炼钢、顶底复合吹炼、炼钢计算机控制、钢水炉外精炼等技术,降低炼钢钢铁料消耗;增加废钢使用量,使炼钢工序成为废旧钢铁处理的中心环节。

  发展高效加热技术,降低钢坯氧化烧损;采用连铸连轧、钢坯焊接轧制,控轧控冷等先进技术,减少废品损。


乐鱼平台 上一篇:可持续建筑:绿色建筑的七大优势 下一篇:【财经分析】金融赋能新兴产业发展 助力乡村振兴跑出